科学家发现香港哺乳期妇女钙、铁和碘摄入量不足

虽然母乳喂养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哺乳期妇女可能并不知道她们母乳的营养充足程度,以及她们的日常饮食如何影响她们的营养摄入。香港理工大学(理大)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婴儿及儿童实验室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有关母乳的研究,分析本港哺乳期妇女母乳中的钙、铁及碘含量,以及她们每日的微量营养素摄取量。这是去年公布母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DHA、EPA、AA)含量和哺乳期女性每日平均DHA和EPA摄入量的第二阶段研究。
理大研究人员招募了95人哺乳期妇女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的参与者。他们收集了母乳样本,并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3天的饮食调查,随后分析了收集到的母乳中钙、铁和碘的含量。结果显示,39名0-6个月婴儿的哺乳期妇女的母乳样本中,分别有51%、74%和48%达到了《中国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2013年推荐的钙(200 mg /天)、铁(0.3 mg /天)和碘(85 μg /天)的适当摄入量。这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母乳可以提供足够的微量营养素,以支持婴儿从出生之日到6个月大的生长,在这段时间内,婴儿将被给予辅食。
然而,研究中95名母乳喂养母亲的钙、铁和碘的每日摄入量明显低于DRIs的建议,分别只有12%、6%和2%的参与者达到了钙、铁和碘的推荐摄入量。缺钙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佝偻病或心血管疾病。缺乏铁可能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免疫反应受损。缺碘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肿、克汀病等。
根据研究结果,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研究计划研究员、注册营养师高翰张建议哺乳期母亲应多进食各种食物,尤其是奶类、豆腐、深绿色叶菜、肉类、豆类、海鲜及海藻制品,以预防骨质疏松、贫血等不良健康影响,并确保婴幼儿的最佳生长发育。
理大营养及营养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文秀教授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港哺乳期妇女每日的微量营养素摄取量明显低于每日的推荐摄取量。”虽然我们只分析了其营养特性母乳哺乳期妇女的饮食习惯,我们主要关心的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和哺乳期母亲的整体健康。因此,我们建议哺乳期的妈妈在哺乳前、哺乳中、哺乳后都要保证营养充足母乳喂养通过选择健康均衡的食物。”
研究小组将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为哺乳期妇女制定膳食指南,并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工作,通过均衡饮食在哺乳期妇女中实现营养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