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之财在头脑中价值更低

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大脑对通过不道德行为获得的钱的反应要比通过正当手段获得的钱少。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该研究由维康基金会资助,通过发现一种神经过程,抑制了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获利的吸引力,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意寻求非法收益。
“当我们做决定时,一个网络大脑牛津大学的首席作者莫莉·克罗克特博士解释道。他在伦敦大学学院威康神经成像中心进行了这项研究。不义之财在这个网络中引发的反应较弱,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愿从伤害他人中获利。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钱并没有那么吸引人。”
当志愿者决定是否匿名给自己或陌生人施加痛苦以换取金钱时,研究团队扫描了他们的大脑。该研究建立在该团队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该研究表明,人们更不喜欢伤害他人,而不是伤害自己。在这项研究中,这种行为再次出现,大多数人为了利益更愿意伤害自己。
这项研究涉及28对参与者,他们被匿名配对,随机分配为“决定者”或“接受者”。决策者在不同数额的钱和不同次数的电击中做出选择。一半的决定与自己的电击有关,另一半与接受电击的人有关,但在所有情况下,决策者都会得到钱。电击与每个受者的疼痛阈值相匹配,使其轻微疼痛但可以忍受。这些决定者接受了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大脑扫描仪。
当他们做决定的时候脑网络包括纹状体被激活,因为它已经在以前的研究中显示是值计算的关键。当他们在更有利可图的选择和更少冲击的选择之间做出选择时,大脑网络会发出信号,显示每个选择的益处。相比之下,网络对通过震惊他人而获得的金钱回报较少钱从震惊自己中获得的——但只在那些行为道德的人身上。
与此同时,侧前额叶皮层(LPFC),一个参与道德判断的大脑区域,在施加痛苦产生最小收益的试验中最为活跃。在后续研究中,参与者对为了利益而伤害他人的决定做出了道德判断,并认为同样的试验是最应受到谴责的。综合来看,调查结果表明LPFC正在评估责任。当人们拒绝从伤害他人中获利时,这个区域就会与纹状体进行交流,这表明道德规则的神经表现可能会破坏编码在纹状体中的不义之得的价值。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脑内化了道德判断甚至在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匿名的情况下,也可以模拟别人可能会因潜在的不当行为而指责我们多少。”
资深作者雷·多兰教授(伦敦大学学院马克斯·普朗克计算精神病学和老龄化研究中心)说:“我们在这里展示的是,指导我们决策的价值观如何对道德后果做出灵活反应。”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了解在反社会行为等情况下,这种回路何时以及如何受到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