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公布了对抗寨卡病毒的抗体的细节

科学家公布了对抗寨卡病毒的抗体的细节
一种名为Z004的抗体(紫色部分)的结构与寨卡病毒的包膜结构域III蛋白(金色部分)结合。资料来源:Shannon Esswein。

2015年和2016年爆发的寨卡病毒对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该病毒的儿童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尽管寨卡病毒感染的数量已经下降,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地区的群体免疫,但未来仍有爆发的可能。为了防止此类疫情的爆发,科学家们希望了解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寨卡病毒的,以期开发出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Shannon Esswein和教授Pamela Bjorkman对人体抗体如何附着寨卡病毒有了新的见解。Esswein将展示这篇发表在PNAS2月25日,星期四,第65届生物物理学会年会上。

Zika病毒是一种黄病毒,其他黄病毒家族成员包括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黄热病病毒。为了抵御这些和其他病原体,“我们有能力制造出巨大的多样性如果我们被感染或接种了疫苗,这些抗体就能识别病原体,”埃斯温说。但有时,当身体对黄病毒产生免疫反应时,人们担心,如果他们第二次被感染,这种反应可能会使人病情加重。这种情况被称为抗体依赖增强(ADE),当抗体粘附在病毒的外部而不阻止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从而允许病毒进入抗体粘附的细胞,从而在不经意间帮助病毒感染更多的细胞。

为了在制造疫苗时预防ADE,科学家们必须详细了解抗体是如何粘附在特定病毒上的。这对黄病毒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能够抵御一种黄病毒的抗体可能也会粘附在其他黄病毒上,但却无法抵御其他黄病毒,从而增加了ADE的风险。有人担心,如果有人后来感染登革热或其他黄病毒,针对寨卡病毒疫苗产生的抗体可能会引发ADE。

为了研究抗体对寨卡病毒和其他黄病毒的反应,埃斯温和比约克曼研究了来自墨西哥和巴西患者血液中的几种抗体。为了找到识别黄病毒的抗体,他们使用了病毒外部的一块叫做包膜结构域III蛋白。先前的研究表明,包膜结构域III是对抗黄病毒感染的保护性抗体的重要靶点。

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些抗体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它们成熟后能够更好地抵抗寨卡病毒,以及抗体是如何与其他黄病毒(包括四种登革热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的。他们发现,寨卡病毒抗体也能紧紧地粘附在1型登革热病毒上,并对西尼罗河病毒和2型和4型登革热病毒进行防御。Esswein说:“这些抗体的弱交叉反应性似乎不能抵御这些黄病毒,但也不会诱发ADE。”这表明包膜结构域III可能有助于制造安全的疫苗。他们还确定了两种抗体如何识别寨卡病毒和西尼罗河包膜结构域III的结构。

总之,该团队的实验展示了人体如何“对寨卡病毒产生强有力的免疫反应”,埃斯温说。他们对其中涉及的抗体的见解将有助于为疫苗设计策略提供信息。

更多信息:Shannon R. Esswein等人。重复中和抗体的种系版本识别寨卡包膜结构域III的结构基础,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2020)。DOI: 10.1073 / pnas.1919269117

所提供的生物物理协会
引用:科学家揭示了对抗寨卡病毒(2021,2月25日)的抗体的细节,2023年2月3日从//www.pyrotek-europe.com/news/2021-02-scientists-reveal-antibodies-zika-virus.html检索到
这份文件受版权保护。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公平交易外,未经书面许可,不得转载任何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之用。

进一步探索

研究人员确定了制造黄病毒疫苗的新靶点

50股票

对编辑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