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用于对抗石棉相关癌症

由莱斯特大学领导的国际基因组学研究使用人工智能(AI)来研究一种侵袭性癌症,这可能会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
间皮瘤是由吸入石棉颗粒引起的,最常发生在肺或腹部的内衬。目前,只有7%的人在确诊后存活5年,预后平均为12至18个月。
莱斯特间皮瘤研究项目进行的新研究现在显示,使用dna测序间皮瘤的人工智能分析,它们在个体之间沿着相似或重复的路径进化。这些途径预测了这种无法治愈的癌症的侵略性和可能的治疗方法。
莱斯特大学胸科医学肿瘤学主席、莱斯特间皮瘤研究项目主任Dean Fennell教授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石棉会导致间皮瘤,但这是如何发生的仍然是一个谜。
“用人工智能来审问基因组”大数据’,这项初步工作向我们表明,间皮瘤在发展过程中遵循有序的突变路径,这些所谓的轨迹不仅可以预测患者的存活时间,还可以预测如何更好地治疗癌症——莱斯特大学的目标是通过临床试验计划在国际上领先。”
虽然现在使用石棉是非法的,而且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移除石棉,但在莱斯特郡,每年约有25人被诊断患有间皮瘤,而在东米德兰兹郡,有190人被诊断患有间皮瘤。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英国间皮瘤病例增加了61%。
直到最近,化疗是间皮瘤患者唯一得到许可的选择。然而,一旦人们对治疗停止反应,治疗选择就开始变得有限。
芬内尔教授最近与南安普顿大学合作,在治疗这种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证明使用一种名为nivolumab的免疫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稳定患者的病情。这是首次证明复发间皮瘤患者生存率提高的试验。
克隆结构间皮瘤是预后和塑造肿瘤微环境”首次发表在杂志上自然通讯.
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