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事物进行分类会让人们产生偏见

家族或物种,颜色或大小,对事物进行分类对大脑来说是有效的。但研究表明,这些分类也会造成认知上的偏见。
人们认为同一组中的事物比组外的事物更相似,即使它们同样不相似。这些基于类别的偏见反映在广泛的模式中大脑俄勒冈大学的达萨·泽塔莫娃实验室的新研究表明。
她的团队发现,类别标签可以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脸即使只有几次曝光。“这发生得如此之快,令人惊讶,”泽塔莫娃说。她和前研究生Stefania Ashby于2月2日报告了他们的发现神经科学杂志.
zeitamova和Ashby使用计算机程序将不同的人脸照片混合在一起。他们创建了一个新的面部图片库,其中一些共享“父母”脸,因此面部特征有微妙的相似之处。
一些与父母长相相似的面孔被赋予了相同的姓氏,而另一些则被归入不同的家族。在一系列的试验中,参与者知道了每一张面孔的姓和名。
在之前的一个实验中,泽塔莫娃的实验室发现,当面孔与同一个姓氏联系在一起时,参与者认为它们更相似。在这项新研究中,她研究了参与者在完成类似任务时的大脑活动。这一次,参与者并没有有意识地将同一家庭的面孔评价为更相似。但这种偏见仍然普遍存在于他们的大脑中。
Zeithamova说:“我们发现,大脑表征变得偏向于突出碰巧有一个标签的事物之间的共性。”当人们看到来自同一个家庭的面孔时,活动模式更加相似。
当人们看到与父母长相相似但不属于同一家庭的人脸照片时,大脑的活动更明显。
她说:“我们怀疑可能只有少数几个地区会表现出这种偏见,但相反,我们发现它无处不在。”
当人们脑海中有特定的类别或概念时,他们会专注于特定的相关特征,而忽略其他特征。但为了成功完成手头的任务,参与者还需要注意面孔之间的差异;他们必须能够区分彼得·米勒和凯尔·米勒。相反,仅仅是分类标签的存在就会使大脑产生偏见,“人们忽略了他们在这项任务中真正需要的信息,”zethamova说。
这一发现能推广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观察。接下来,Zeithamova想要弄清楚,先前存在的类别标签是否也会扭曲大脑解读新面孔的方式,以及人们是否能在面对新信息时更新类别。
更多信息:Stefania R. Ashby等人,类别偏向神经表征在强调特定实例记忆的学习过程中自发形成,神经科学杂志(2021)。DOI: 10.1523 / jneurosci.1396 - 21.2021